序号 |
体检项目 |
基础检查项目 |
检查目的 |
1 |
一般检查 |
身高、体重、血压 |
用于诊断高血压、肥胖、消瘦、矮小症。并且为相关科室的诊断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
2 |
内科 |
内科 |
通过物理学方法检查人体躯干四肢关节与相关脏器的基本情况,寻找疾病有关线索,初步排除常见疾病多发病。 |
3 |
外科 |
外科 |
通过物理学方法检查人体躯干四肢关节与相关脏器的基本情况,寻找疾病有关线索,初步排除常见疾病多发病。 |
4 |
眼科 |
眼科 |
检查视力是否正常,有无屈光不正、色盲等。 |
5 |
耳鼻喉科 |
耳鼻喉科(含一次性鼻镜) |
筛查中耳炎、鼻炎、鼻中隔弯曲、鼻咽癌、咽炎、声带炎等。 |
6 |
口腔科 |
口腔科 |
对龋齿、牙龈炎、牙周炎进行早期检查,提供口腔保健指导。 |
7 |
抽血 |
静脉采血(含一次性卫生材料) |
为血液分析提供样本 |
8 |
血常规 |
血常规全血细胞分析19项 |
许多全身性疾病可以从该检查中发现早期迹象。例如,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性疾患,而贫血时表现为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偏低。 |
9 |
空腹血糖 |
血糖 |
评价人体糖代谢是否正常,血糖是诊断糖代谢紊乱的最常用和最重要指标。 |
10 |
糖化血红蛋白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可反映检查前1—3个月的血糖水平,是糖尿病者的“天气预报”。 |
11 |
血脂六项 |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 |
测定血清中血脂含量,它们的增高或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用于评价受检者的脂肪代谢水平,血脂代谢紊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性预测和营养学评价。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和血清总胆固醇的比值作为冠心病的信息指标 |
12 |
血流变 |
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沉 |
血液的粘滞度,它的检查意义主要是对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糖尿病、脑血管等疾病有预报性。 |
13 |
风湿三项 |
抗0、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 |
间接评估风湿性疾病、炎症反应 |
14 |
超敏C反应蛋白 |
超敏C反应蛋白 |
是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和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密切相关。用于冠心病、中风、周围血管栓塞等疾病诊断。 |
15 |
心肌酶五项 |
谷草转氨酶-AST ,乳酸脱氢酶-LDH,肌酸肌酶-CK,CK同工酶-CK-MB,a-羟丁酸脱氢酶-HBDH |
主要存在于心肌、脑、肝、组织及骨骼;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害时肌酸激酶、尤其CK-MB升高,另外,重症肺炎、心衰、尿毒症、急性颅脑损伤等均可升高。 |
16 |
血清胱抑素 |
CysC血清 |
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CysC血清浓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高度相关,能够准确反映人体GFR的变化它是检测早期肾病的指标之一,替代了传统的血尿素、肌酐测定等成为首选的肾功能评价指标。 |
17 |
肝功十二项 |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汁酸,白蛋白/球蛋白 |
更好地了解肝胆系统功能状况。 ALT、 AST、GGT等主要存在于肝胆心脑肾组织细胞内,肝细胞损伤越大ALT、 AST、GGT等就越高。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胆管炎等疾病均可引起ALT、 AST、GGT等升高。通过总蛋白、白蛋白检测,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及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意义。常用于检测慢性肝损伤,可反映肝实质细胞储备功能。 |
18 |
肾功三项 |
尿素氮、肌酐、尿酸 |
急慢性肾炎、肾病、尿毒症、肾衰竭等疾病的检查。 |
19 |
尿常规 |
尿常规 |
泌尿道感染;胆道阻塞;急慢性肾炎;泌尿道结石;糖尿病;肾病变症状群等。 |
20 |
胸部正位 |
DR胸部正位数字化拍片 |
低剂量低辐射放射线检查心脏肥大、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 |
21 |
颈椎正侧位 |
DR颈椎正侧位数字化拍片 |
了解是否有颈椎等疾病。 |
22 |
静态心电图 |
心电图 |
通过在体表特定部位同步记录和分析心脏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为心脏疾病诊断、疗效评价、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 |
23 |
腹部超声 |
肝、胆、脾、胰、双肾、膀胱、输尿管 |
对人体腹部内脏器官(肝、胆、脾、双肾)的状况和各种病变(如肿瘤、结石、息肉、积水、脂肪肝等)提供高清晰度的彩色动态超声断层图像判断,依病灶周围血管情况、病灶内血流血供情况-良恶性病变鉴别;判断肾动脉狭窄等 |
24 |
甲状腺彩超 |
甲状腺 |
应用超声技术检查甲状腺疾患,如:肿大、炎症、腺瘤及癌变等,简便快捷,准确性较高。 |
25 |
中医体质辨识 |
九种体质辨识 |
运用中医体质学理论,本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因人而异”的原则,诊断个体体质属性,并提出个性化的养生调理建议。 |
26 |
动脉硬化检测 |
动脉硬化 |
对血管壁弹性、动脉硬化程度及动脉管腔的阻塞程度进行综合评估,早期预测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心肌梗塞等)的风险程度及疾病的发展趋势 |
27 |
骨密度检测 |
骨密度测量 |
了解有无骨质疏松及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 |
28 |
甲胎蛋白 |
甲胎蛋白 |
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卵巢、胃、胰腺癌、睾丸癌等肿瘤及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也有异常发现。 |
29 |
乳腺彩超 |
双乳腺彩超 |
乳腺彩超可以发现乳腺小叶增生、炎症、囊肿、纤维瘤及乳腺癌等疾病,尤其在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发现早期乳腺癌,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30 |
子宫附件超声 |
子宫附件彩超 |
了解检查部位各脏器有无形态学改变及排除占位性病变 |
31 |
癌胚抗原 |
癌胚抗原 |
系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胰腺癌的筛查、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胃、乳腺、肺癌等也可升高。 |
32 |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 |
幽门螺旋杆菌 |
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感染过或正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它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部炎症、胃癌的发生密切关联。 |
33 |
全身热成像 |
全身红外热成像扫描 |
无辐射的检查方法,用于疾病筛查、重大疾病预警、日常保健指导 |
34 |
磁共振平扫 |
核磁共振(头部) |
MRI可对人体各部位多角度、多平面成像,其分辨力高,能更客观更具体地显示人体内的解剖组织及相邻关系,对病灶能更好地进行定位定性。对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肿瘤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
35 |
经颅多普勒 |
经颅多普勒(TCD) |
了解颅内血管的血流情况,判断有无硬化、狭窄、缺血、畸形、痉挛等血管病变。 |
36 |
颈动脉彩超 |
颈部血管彩超(6支血管)+椎动脉彩超 |
检查颈动脉和椎动脉结构、弹性、内膜厚度,有无斑块,官腔有无狭窄,预警和评估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风险和中风预报。 |
37 |
增值服务 |
增值服务 |
|